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上海培训 > 阿拉上海话

沪语艺术热,折射文化寻根渴求

时间:2013-05-23 07:44:33  来源:文汇报   作者:

   方言是一个地区最为原生态的文化因子,塑造着当地人的思维,推动了地方民俗的形成。最近勃兴于上海文化领域的这一股沪语艺术热潮,折射了这个城市由内而生的寻找文化根系、重建文化家园的渴望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一场名为《上海爷叔讲上海》的海派单口演出,这几天成为沪上演出市场的热门话题。首轮在兰心大戏院上演8场,门票在开场前就售罄。“上海爷叔”姚勇儿一口“老克勒”的上海话,是整场演出的最大亮点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在此之前,话剧《永远的尹雪艳》同样因为采用沪语对白,而成为一起轰动上海的文化事件;五一小长假期间,用沪语进行创作和演唱的本土乐团“顶楼的马戏团”受到白领热烈追捧;作家金宇澄推出可以用上海话阅读的小说《繁花》,在某网站上引发了网友近百页的跟帖;上海电台戏曲广播频率的沪语节目《谈天说地阿富根》,因为收听率不断上升,最近从周播变成了日播。沪语文化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复苏迹象,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 年轻观众惊呼:“爷叔的上海话太好听了”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姚勇儿是滑稽泰斗姚慕双的儿子,也是一位著名的滑稽戏演员。在《上海爷叔讲上海》中,他一人撑足全场,在120分钟时间里讲述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、趣闻和典故。同样是滑稽戏演员出身,同样是单口演出,《上海爷叔讲上海》很容易被拿来与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相比较,不过,姚勇儿告诉记者,因为讲的是历史故事,所以演出不像清口那样以噱为主,调侃的部分只是点到为止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那些并不陌生的上海故事,由姚勇儿用纯正的“老”上海话娓娓道来,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妥帖——在很多观众看来,这是整场演出最吸引人的地方。姚勇儿告诉记者,不排除在之后第二、第三轮演出时改用普通话的可能性,但是首轮采用上海话确实是有意为之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值得一提的是,这轮沪语文化的崛起得到了年轻一代的有力呼应。《上海爷叔讲上海》的观众里有不少30岁上下的年轻人,很多80后在网络上发帖,感叹姚勇儿说的上海话“太好听了”。而眼下在申城白领中人气颇旺的“顶楼的马戏团”,几名成员都是“在石库门弄堂里精力充沛的文艺小青年”,把自己对所在城市的深厚情谊写成了一首首沪语流行歌曲。在他们的代表作《上海童年》里有这样的歌词:上海哪能就让人介欢喜/从静安到杨浦还有浦东新区/有辰光稍许让人觉得有点惹气/但是就算蹲一辈子也不会觉着厌气……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 方言回归,折射寻找文化根系愿望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“这一轮沪语文化热,其背后的推动力,其实是上海方言消失引发的普遍焦虑。”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。有调查显示,上海方言的基本特征正在弱化乃至消失,一些固有词汇被普通话所替代,普通话与上海话混在一起说的情况在本地中青年中相当普遍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长期致力于方言研究。他告诉记者,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本因子;每一种方言都塑造着当地人的思维,进而影响人的情感、生活和工作,并直接推动了地方民俗的形成。如果方言无法保持活力,具有地域特色的众多文化形态都会迅速枯萎。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点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保护上海方言,钱乃荣主持编撰了《上海话大词典》,毛时安也曾与人联名向市政协递交提案,呼吁保护和推广上海话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  然而文化界普遍认为,方言的衰退和兴盛,从本质上看取决于一个社会自身的文化选择,非外力可以促成。而最近出现的这一波沪语文化热潮,折射出的正是上海在经历了之前的快速发展之后,由内而生的寻找文化根系、重建文化家园的渴望。“因为方言就是根文化的某种表现形态”,毛时安表示。不过他也指出,杂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语言的发展趋势,“《永远的尹雪艳》里,‘尹雪艳’说的上海话也已经不道地了。”在此背景下,现代意义上的方言传承,应该是尽最大可能让方言作为一个系统,在大体上保存下来,而不是苛求每一个细节都一成不变。EsN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欧亚经济论坛及配套博览会招展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
欧亚经济论坛及配套博
多元支付大扩容,镁信健康与多家药企签约提速创新药械可及
多元支付大扩容,镁信健
上海上市公司某集装箱大量招聘,可日结300元/天,工资高达15000元/月
上海上市公司某集装箱
凝聚珠宝文化 洞见行业发展 2023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即将开幕!
凝聚珠宝文化 洞见行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